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分解法制备样品溶液

   2021-07-15 7250
导读

当样品中被测组分为结合状态时分解法制备溶液。分解法1)干灰化法优点:①基本不添加或添加很少量的试剂,故空白值较低;②多数


当样品中被测组分为结合状态时——分解法制备溶液。

 分解法

1)干灰化法

优点:

①基本不添加或添加很少量的试剂,故空白值较低;

②多数食品经灼烧后所剩下的灰分体积很小,因而能处理较多量的样品,故可加称样量,在方法灵敏度相同的情况下,可提高检出率;

③有机物分解彻底;

④操作简单,灰化过程中不需要人一直看管,可同时做其他实验的准备工作。

 

缺点:

①处理样品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②由于敞口灰化,温度又高,容易造成某些挥发性元素的损失;

③盛装样品的坩埚对被测组分有一定的吸留作用,由于高温灼烧使坩埚材料结构改变造成微小孔穴,使某些被测组分吸留于孔穴中很难溶出,致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偏低。

 

提高回收率的措施:

①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采取适宜的灰化温度;

灰化食品样品,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进行,但温度过低会延长灰化时间,通常选用500 ~ 550℃灰化2h 或在600℃灰化0.5h。一般不要超过600℃;

②加入灰化固定剂,防止被测组分的挥发损失和坩埚吸留。

 

2)湿消化法

优点:

①由于使用强氧化剂,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消化所需时间短;

②由于加热温度较干法灰化低,故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同时容器的吸留也少;

③被测物质以离子状态保存在消化液中,便于分别测定其中的各种微量元素。

 

缺点:

①在消化过程中,有机物快速氧化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因此操作需在通风橱内进行;

②消化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故需操作人员随时照管;

③消化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氧化剂等,试剂用量较大,空白值偏高。

 

3)常用的消化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单独使用硫酸的消化方法外,经常采取几种不同的氧化性酸配合使用,利用各种酸的特点,取长补短,以达到安全、快速、完全破坏有机物的目的。

 

几种常用的消化方法如下:

①单独使用的消化方法此法在样品消化时,仅加入硫酸,在加热的情况下,依靠的脱水炭化作用,破坏有机物;

②硝酸一高酸消化法;

③硝酸一消化法。

 

消化操作技术都有啥?

(1)敞口消化法;

(2)回流消化法;

(3)冷消化法;

(4)密封罐消化法。

 

消化操作时要注意:

(1)消化所用的试剂,应采用高纯的酸和氧化剂,所含杂质要少,并同时按与品相同的操作做空白试验,以扣除消化试剂对测定数据的影响。如果空白值较高,应提高试剂纯度,并选择质量较好的玻璃器皿进行消化。

(2)消化瓶内可以加玻璃珠或瓷片,以防止暴沸;凯氏烧瓶的瓶口应倾斜,不应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时火力应集中于底部,瓶颈部位应保持较低的温度,以冷凝酸雾,并减少被测成分的挥发损失。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除迅速减小火力外,可加入少量不影响测定的消泡剂,如辛醇、硅油等;也可将样品和消化液在室温下浸泡过夜,第二天再进行加热消化。

(3)在加热过程中需要补加酸或氧化剂时,首先停止加热,待消化液稍冷后才沿瓶壁缓缓加入,以免发生剧烈反应,引起喷溅。另外,在高温下补加酸,会使酸迅速挥发,既浪费又污染环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科学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科学仪器网有权转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cinstruments.com/news/show.php?itemid=124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662280780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662280780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