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我国仪器计量校准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

   2020-08-01 320
导读

我国仪器计量校准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


计量校准是指使用一些计量校准器具对机器、仪器等进行测量和校准以使其达到正常使用的基本功能。
 
计量校准机构可直接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申请,CNAS负责计量校准机构的认可(包括复评审、扩项及年度监督评审)。地方计量校准机构的资质认定应当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对本地区计量校准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20世纪90年代,相关部门对质检机构进行计量认证,在整个测量领域里,通过健全量值溯源体系和检验实验室计量认证体系,全国规范了近万个计量检定、校准和各类检测实验室的测量活动,并基本实现全国量值的准确一致,为检测市场进一步社会化、有序化和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市场规模
 
计量校准市场规模与我国制造业(工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安徽省是我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其制造业年度工业产值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因此,安徽省计量校准市场在全国市场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办法》,在安徽省内从事计量校准业务的从业机构须到安徽省质监局进行备案并取得计量校准机构备案证书。根据安徽省质监局网站公布数据汇总,截止到2016年年底,在安徽省获得备案的计量校准机构共80家,通过对这80家机构在安徽省内获得的计量校准业务收入进行面谈及电话调查后的数据汇总,2014-2016年安徽省计量校准(不含检定)市场容量分别约为112900万元、121070万元和131170万元。
 
2、计量校准行业的发展前景
 
计量校准行业为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均把计量校准纳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为我国计量校准行业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目标。
 
目前,我国计量行业主要服务于工业产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从设计到产品试验,www.mtrjjl.com华方计量从生产到产品检验,都离不开测量,都需要测量的数据做支撑。工业企业的计量检测能力对产品质量、物料能源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和企业效率起重要基础作用。近年来,全国工业增加值呈稳步上升的趋势,2016年,全国工业增加值为24.7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8%。
 
计量校准服务的对象是仪器仪表,因此仪器仪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也就决定了计量校准行业的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国家。2016年,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9355.40亿元,比上年增长7.49%。近年来,我国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需求也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对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为仪器仪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新的发展机会(见图2)。
 
此外,在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计量校准行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整个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量校准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现代产品越来越依靠仪器设备来保证,从设计、制造到服务整个过程的质量,测量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前很多定性测量的指标,现在都要求进行定量测量,以前不做测量要求的现在也要求进行测量。
 
2.目前许多企业具有内校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校验实验室,许多仪器设备都在企业内部校验,并不外校
 
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企业内校的仪器转向外校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内校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市场,而这个市场也较大。
 
3.还有没有通过质量体系认可的企业,这些企业所占的比例估计在20%左右,他们基本上是中小型民营企业
 
企业未通过质量体系认可,所以企业在用的仪器基本没有外校或内校。但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建立自己的质量体系并通过认证,而质量体系本身要求企业必须按规定实行仪器校准工作。所以,这一部分企业也是一块潜在的计量市场。
 
4.计量校准的对象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科学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科学仪器网有权转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cinstruments.com/news/show.php?itemid=85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662280780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662280780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