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传统仪器分析培养中的局限性

       传统《仪器分析》教学采用理论与实验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制作PPT 讲授理论知识,然后进入仪器分析各实验室实操,一方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其仪器分析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该传统培养方式收效甚微,分析其原因复杂。

一、实验开展模式固化

       目前高校的实验开设,以仪器分析实验为说明对象。实验开展模式通常是: 首先实验室老师提前准备好实验试剂、仪器;实验开始后,教师对实验的基本原理进行理论讲解,安排好详细实验步骤,提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然后验证实验; 最后按学校要求的实验报告格式完成报告总结。在此过程中,对于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样品制备等,一般都是略作讲解,学生并没有时间和机会真正的参与到实验准备过程中去。学生们只是在架空的基础上,按部就班,被动、机械的按照给定实验步骤完成验证。此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达到了验证理论的目的,同时确保了高精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但是不合理的实验方式打乱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束缚了创造力,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几乎无需思考,更不需要主动设计创造,导致很多悟性较差的学生根本无法具备《仪器分析》课程最终要求的结合分析目的、对象、仪器特点、应用范围等选择恰当分析手段的能力。

       传统教学、实验的培养模式,使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做实验草草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得到的刺激不足,不仅对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训练非常有限,无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技型人才,而且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学生不自觉中处于“假象主动”的学习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的“双创”精神。因此,对类似《仪器分析》强调技能训练类的课程,其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亟需改革。
二、理论教学模式束缚

       传统课本内容选材经典,但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其理论与实验室实际仪器设备之间相差甚远,课本内容往往跟不上大型仪器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此外,实验条件有限,中高端大型仪器价格昂贵、台数少且操作要求高,通常只面向教师和研究生开放。而本科生只能靠老师讲解课本理论知识和演示实验来熟悉大型仪器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流程,因此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之间的衔接也往往具有延迟性。在有限课时内,根本不可能每人都清楚、熟练地掌握这些高精仪器,也就意味着经过粗糙训练的本科生不会被允许独立上机操作。根据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实验的课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仪器分析这项实验技能的掌握仍停留在模糊、一知半解的基础上,而这离国家对
技能型人才定位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科学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科学仪器网有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