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仪器分析学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采用“学习通”和“蓝墨云”App,可联网实现学习资料的上传下载、在线布置学习任务、实验数据及时采集、考试及教学统计、学习论坛等功能。“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视觉驻留规律,具有清晰直观、重点突出、可反复回放暂停、手机直接播放等优点,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建立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有机有效融合,创新在线学习成绩评价制度。课堂教学组织可分课前预学、课中导学、课后总结三个阶段实施。

一、课前分组预学,分发任务

       课前,利用贴切有趣的案例引申出学习内容,并将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视频、课件、微课等资源通过“学习通”App推送给建好班级的学生。学生首先在网站上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并且完成相应的测试题目,检验预习的效果。教师根据平台给出的测试反馈结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且找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标准和论文、教材、实训指导书,然后拟定方案,在线上传方案及完成相关测试,将遇到问题发布到App论坛上。教师则根据反馈的情况记录平时表现,并答疑。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理念安排任务,教师通过软件上传任务工单,学生接到任务工单后,结合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并利用网络查找相应标准或者研究性论文完成方案的拟定。学生分小组上传实验方案,教师通过平台及时审定方案,并为学生按各自方案完成实验创造实验条件。

二、课中导学,现场答疑

       课中,教师根据学习反馈情况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针对各个仪器的工作原理理论部分的内容,教师通过教学视频、教学动画、互动讨论等手段逐个击破教学难点,再利用“学习通”APP现场发布知识问答,趣味抢答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实验室仪器紧缺且操作时间有限的问题,实验前首先让学生在手机上针对各套实验装置进行仿真模拟。此教学环节既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操作经验,同时在虚拟系统中练习有以下优势:第一仪器取用方便,防止因操作不当发生危险;第二允许实验环节出错,学生可在系统中反复进行操作加深操作印象;第三手机仿真打破了教学场地局限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操作利于利用学生的零散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该方法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逐步探索,符合其认知规律,有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仿真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仿真操作经验及问题进行分享汇报,教师根据各小组汇报内容进行分别指导,有利于保证各个学生能“快、准、稳”地完成实验操作。

       针对实验过程中教师少、学生多、仪器分布广,教师难以及时找出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增加“我做你拍”教学环节。教师演示过程中学生利用手机把整个教学过程录制成小视频上传到平台,现学现用。同时在学生演练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把实操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录制成小视频及时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以便教师了解学生操作情况,同时有利于学生课后回顾操作。

三、课后总结,拓展提高

      课后,学生在“学习通”平台及时上传实验报告及关键性环节实验数据照片,可以保证学生实验报告数据的真实可信性,有效避免数据作假,培养学生诚信的学习态度。教师可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实验效果进行有效评价,给出相应成绩,并对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通过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课后总结提升。同时针对教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建了在线题库,课后发放给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学习通”根据学生完成测试情况统计出结果,教师根据结果反馈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另外在管理平台上,教师可上传大量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料供学生免费使用,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在课间找老师答疑解惑。如今“学习通”平台设立了互动专区,学生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将学习中遇到的所有疑难问题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探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进行全面解读。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也可以在探讨的过程中引入许多新构思、新想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一定推动作用。这个专区的开辟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开放的沟通环境激发更多学生沟通的欲望,平常课堂上表现不太活跃的学生也加入了难题的探讨中,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科学仪器网-科学仪器信息网-仪器信息网-领先的科学仪器、分析仪器、检测及测试设备专业门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科学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科学仪器网有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