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重点内容

这是BTH地区第一次关于PM成分的地区性研究。

  • ·调查了三个采暖季节和5个省28个城市。
  • ·测量了不同空气质量水平下PM组分的浓度和比例。
  • ·分析了BTH地区颗粒物组成的时空特征。
  • ·对污染传播通道中的颗粒物成分进行了分析。

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下简称BTH地区)采暖季颗粒物(PM)的组成和污染源,为区域大气污染的缓解和控制提供依据。收集和分析了2016年和2018年采暖季中国国家大气颗粒物监测网络在BTH地区的人工监测数据。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对BTH城市采暖季颗粒物来源进行了分析。PM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OM)、硝酸盐(NO3-−)、硫酸盐(SO42-−)和铵盐(NH4)。自2016年以来,直接排放源有所减少,这表明政府对这些污染源的控制是有效的;然而,二次污染呈现增加的趋势,建议加强控制措施。OM、SO42-−、NH4、元素碳(EC)、氯化物(Cl-−)和微量元素的日平均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当空气质量恶化时,PM主要组分的浓度增加,但变化趋势因组分不同而不同。2018年,太行山区有机物和氯化物浓度最高,安阳、鹤壁、焦作和新乡的NO_3浓度最高。太行山南段SO42-−浓度最高。NH4和EC浓度一般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最高。BTH地区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城市地壳物质浓度最高。2018年采暖季,西北、东南、燕山、南方、太行山5条通道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这些结果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持续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Dao, X., Di, S., Zhang, X., Gao, P., Wang, L., Yan, L., Tang, G., He, L., Krafft, T., and Zhang, F.: Composition and sourc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heating season,Chemosphere, 132779, doi.org/10.1016/j.chemo, 2021.

 

原文链接:

Composition and sourc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heating season